书单:5本学生和家长共读的书目,越早读越好!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20051月,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发表言论称:高科技和工程领域因天赋和兴趣不同而导致的“性别差异”,也就是所谓的“女子学理逊于男子”的观点,劳伦斯·萨默斯的观点立刻招致了猛烈的攻击,,指责他发表歧视性言论,劳伦斯·萨默斯也因此辞去哈佛校长一职。



也是因为这一个原因,很多人都默默在一个错误的领域深耕多年,因为越雷池一步你很可能遭受到猛烈的攻击。但是还有很多人一反常态,勇敢的将自己的不同观点剖析出来,虽然遭到激烈的批评,但是依然坚持己见,因为他们始终相信真理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



               

《教养的迷思》

作者:朱迪斯·哈里斯

译者:张庆宗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朱迪斯·哈里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作家。199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予心理作家的乔治·米乐奖。撰写过多本关于“儿童发展”的大学教科书、畅销科普书籍,包括《基因或教养》以及这本《教养的迷思》与演化、社会、发展心理等领域深耕多年,见解独到。《教养的迷思》自出版以来,因其挑战传统知识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与回想。



《教养的迷思》作者朱迪斯·哈里斯大胆提出教养假设是错误的,家长的教养对孩子的成长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有人说看一个孩子什么样子就大概能猜他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真的是这样的吗?在哈里斯还在上研究生时,租住在剑桥市一个家庭里,租户是俄国夫妻,这对夫妻有3个孩子五岁到九岁之间,夫妻两人说的是俄语,他们的英语水平很差,而孩子却说的是流利的英语。孩子流利的英语并不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而是从学校里习得的。如果说孩子完全受父母的影响,那俄国夫妻的3个孩子应该也是说俄语。



还有一个例子是英国人抚养孩子,英国上层社会世世代代抚养孩子的方式并不能用教养假设来解释。在英国孩子出生会让家庭保姆和家庭教师抚养,在这期间父母很少和孩子接触,直到孩子8岁时被送进贵族学校,在那要待上10年时间和父母接触机会只有假期短暂的时间,然而孩子18岁成人以后离开贵族学校是已经做好了成为英国绅士的准备。他们的行为既不像他的保姆,也不像他们的家庭教师,他们特有的上层社会口音和举止更像他的父亲,对他的成长没有任何影响的父亲。



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以后孩子的任何缺点都可以追随到他的童年父母对他们的影响,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能说流利英语的俄国孩子,也无法解释从小没有和父母一起成长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像父亲。正式因为佛洛伊德的这个观点,将人们带入了“教养假设”的迷思中不能自拔,和千篇一律的育儿大全相比,哈里斯的反对教养假设才真正值得人们深思。



哈里斯认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一定的帮助,但不是全部,这个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微乎其微,当他们迈出家门时,会在将家里习得的东西抛之脑后,就像一对不抽烟的父母告诉孩子在外面不要抽烟一样,吸烟对身体有害,当大部分同龄的孩子都开始抽烟时,他们为了融入集体也开始抽烟。同辈的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和性格发展方向。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世界顶尖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评价《教养的迷思》将会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就像他支持劳伦斯·萨默斯的观点一样,他认为劳伦斯·萨默斯不过是提出了一个假说,猜想两性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在大学里这样的假说理应经受验证,而不是遭到嘲笑。



家长应该教孩子的是如何离开家庭,适应社会,而不是把孩子变成一个实现自己未能完成梦想的机器。



              


《优秀的绵羊》

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

译者:林杰

出版:九州出版社


像哈里斯这样敢于勇敢站出来说不的还有《优秀的绵羊》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用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像我们你阐述了,当前教育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聪明,有天赋,而且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篇茫然,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他们非常善于解决手头问题,但却又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他的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The Disadvantage of an Elite Education)在网络上点击率超过100万次。除了经常应邀在各个大学发表演讲之外,他还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大西洋月刊》、《国家》、《新共和》上。



《优秀的绵羊》告诉我们学生该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不做那只优秀的绵羊?


当今的教育系统是一个强迫你选择是学习还是成功的系统,这是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的观点,事实上是否真的这样?我们回顾一下自己今天所经历的现状,大概不会否认威廉的这一观点,每一个当家长的一边渴望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一边又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两难的状况下大部分家长选择了后者,于是我们看到很多3岁就开始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幼儿英语,小学奥数等等。



我们不难看出在当今各个国家,尤其是中国教育的现状,名校的学区房天价增长,家长一边感叹应该还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一边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各种婴幼儿启蒙班,英语启蒙班,奥数启蒙班等等迅速崛起。似乎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要为今生奋斗。



在北京一些重点初中,高中也纷纷效仿那些名校的做法,比如在小升初的过程中最后一道8分加分题就是奥数题目,但是九年义务教育里小学课程里是不能够有奥数的课程,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拿那8分,有的甚至从1年级就开始要孩子去上课外辅导班学奥数,而很多课外奥数班都是用选拔的方式来增加门槛,说白了就是你过来报名我不一定有名额你得等,等到有人毕业了或者有人跟不上了主动退课了,下一个再来。我想这也是这些班的火爆原因,一是家长迫切希望孩子升入重点中学,二是培训机构故意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青睐。就像《优秀的绵羊》里说的那样,学生追求的不是自己想做什么,而是大家都在做什么。



没有一个国家需要20000颗核弹,除非另一个国家有19000颗核弹,没有一个孩子需要上11种课外辅导班,除非有一个孩子上了10种课外辅导班。这种教育系统培养下的孩子就像长颈鹿的脖子别越拉越长,越拉越畸形,可能最终吃到了别人认为最好吃的叶子,但是自己内心却充满焦虑与恐慌。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J·D·塞林格

译者:孙仲旭

出版:译林出版社


当父母的不应该把自己的焦虑转移给孩子,我们既不能使孩子完美,也不能是孩子毁灭,我们应该明白孩子是属于明天的。



J·D·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11-2010127) 美国作家,191911日生于纽约。父亲是犹太进口商。15岁时,入一军事学院学习并获得文凭,1942年,开始军旅生涯,1946年退伍之后,正式投入文学创作。他于1951年发表的著名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引起世界性轰动,尤其受到美国学生的疯狂追捧。他发表的著作还包括《弗兰尼和卓埃》、《高举屋梁,木匠们》、《西摩:一个介绍》和一部短篇集《九故事》,此外,还有一些作品至今未出版。2010127日,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一经出版广受当代名校大学生的追捧,J·D·塞林格也因为这本书一举成名。该书是在美国青少年中最流行的一本小说,小说写了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非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内,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内心世界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在美国,阅读《麦田守望者》就像毕业生活的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段经典的独白是这样描写的:我老是想象有一群小孩在一大块田里玩儿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有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的,我是说只有我,我会站在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他们跑起来不看防线,我就得从哪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当家长的能做的最好应该就是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因为孩子希望成为一个合格的孩子,而不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人,为孩子找一个适合他的环境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蝇王》

作者:威廉·戈尔丁

译者:龚志成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契诃夫说:当你向人类展示他是什么样的时候,他会变得更好。人类一直将人性视为一种危险的观念,就像戈尔丁说的:经历过那些(二战)岁月的人如果还不了解“恶”出于人犹如“蜜”产于峰,那他不是瞎了就是脑子出毛病了。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是一位英国小说家,诗人,198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的小说富含寓意,广泛地融入了古典文学,神话,文化以及象征主义。其作品主题一般是与黑暗邪恶有关,但他的小说中也表达一种昏暗的乐观主义。他的第一本小说《蝇王(1954)突出了他一直不停探讨的主题:人类天生的野蛮与文明的理性的斗争。这部小说也奠定了戈尔丁的世界声誉。



戈尔丁,用孩子的善良来揭示人性的恶,该书讲的是而二十几个英国中学生被困砸热带岛上的故事,海岛上,气候温和,食物充足,没有大人管束,也没有家庭作业,但是这些孩子过得并不开心,到他们头发长到可以在脑后扎马尾辫时,他们便开始互相残杀。



《蝇王》这本书在国外中学是一本必读书,虽然算不上一流的文学作品,但是《蝇王》这样的书,最大的问题是观念先行,,这本书的观念大胆,也很尖锐,更能刺激年轻人去思考。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译者:彦龙、马磊

出版: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这是天才作家华莱士2005年在肯扬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后来被评为影响最大的十大毕业演讲之一,其受欢迎程度仅次于乔布斯的演讲。书中的经典故事:有两条鱼在河里悠哉的游着,突然碰到有一条老鱼从对面游过来向他们问好:早啊,小伙子们,水里怎么样?小鱼继续往前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终于忍不住了,他望着另外一条鱼,问道:水是个什么玩意?这个故事要表达的观点很简单:最明显,最普遍,最重要的关系,往往是最难发现,最少谈论的。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代表作《无尽的玩笑》《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等,他喜欢在文学作品中炫耀自己的数学功底和哲学功底。很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天才作家46岁的时候身亡了。而《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也因为他的身亡而变的更加震撼



面对教育的现状我们不能做只会在河里游泳的那两条鱼,而是要学会思辨,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不同的事情,经常问自己一句你所追求的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努力让自己不要变成鱼眼睛,对周遭事物冷漠至极。毕竟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的保持自觉与警醒,困难的不可想象。


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走出自己的思维定式,学会思考,深度的思考。



本人作者:不断成长,85后职场妈妈,深谙逆袭的不止是容颜,30岁励志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倡导每读一本书,就写一篇干货读书笔记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