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创始人亨利华莱士的小故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年少时的亨利华莱士,对植物有着极大的兴趣。自从小时候,妈妈教会他种植三色堇以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总会在自家的花园里占据一块田地,种植各类作物。起初他种植土豆、卷心菜等供家人食用,后来开始种植草莓,直到最后他对玉米一见钟情,便全身心开始研究玉米。

在当时的美国人们普遍认为玉米若长相好看,即玉米穗长26.67厘米,周长19.05厘米,那么必然产量高,反之,长相难看的玉米,必然产量低。霍登就是对这一观点极为推崇的玉米专家之一。华莱士十五岁时,霍登在爱荷华州为农民开设了一个短期课程,华莱士义无返顾的参加了课程。在课堂上,霍登孜孜不倦的传授给学生,长相漂亮的玉米不仅易于种植,存活率也高。霍登的学生们对于这一观点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但年轻的华莱士却对此心存疑虑。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当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我觉得猪才不管哪个玉米长相好看呢,它吃起来可不管三七二十一”。

华莱士认为农民的目标是最终的产量,因此我们应该更看中农户能够获得的价值与利益,为其增产助力,而不应将关注点放在挑选漂亮的玉米上。在当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敢于向闻名业界的专家提出质疑,可谓轰动一时。而这也展现了华莱士从不盲从于别人的观点,即使是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他仍勇于挑战。

对于这一质疑,霍登仍声称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他给了华莱士一些种子,并告诉他可以自己让事实说话。为驳倒这一观点,让大家摆脱错误观点的束缚,华莱士开始亲自用实验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他说服自己的父亲,用自己家的五亩田地种植玉米。他将玉米穗做上标记,分别种了两排。整个夏天,他都悉心照料这些玉米,为他们施肥、除草等。为了防止玉米自交,降低产量,去雄的工作也没有落下。去雄很容易,只需一把锋利的小刀,但是要在五亩地实施就是一个繁重的工程了,而且他需要时时在田间巡视,以便在合适的时间完成去雄工作。

秋季到来,丰收的时节终于到了,他将玉米穗分别储存在33个不同的容器中,来晾干称重。日复一日他焦急的等待着玉米穗风干,终于有一天他等不下去了,自己开始计算每个玉米穗中穗轴的比例,以此来推断风干过程中会失去的重量,并在玉米穗风干后验证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作为一个数学爱好者,他很快计算出了新鲜摘取的饱满玉米穗与风干后玉米粒的比例。并在他家的车库里,不知疲倦地在草稿纸上一遍又一遍的演算,检验自己得出的结论。

最终,数据以及事实都说明,霍登精心挑选的漂亮穗子,产量却非常差。事实胜于雄辩,华莱士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找寻长相漂亮的玉米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产量,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而华莱士敢于挑战伪科学的精神,对玉米的研究以及发展都影响深远。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