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抠了,第一次见面就让我没吃饱!"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作者:苏清涛

来源:扯淡不二(ID:chedanbuer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前言


那些为接待标准斤斤计较的客人,基本上都是像政府官员一样玻璃心的、没格局的人。而我的“吃不饱”接待法,在客观上,把这种没有深交价值的人都给淘汰了。


前几天跟一个兄弟互相吹捧时,他告诉我,在过去六七年中,我对他最大的影响,是在“做人的智慧”方面。他这么说,让我特别惊讶,因为,在好多人眼里,我就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家伙,甚至还经常有人提醒我该怎么“做人”。


但这位兄弟钦佩我“做人的智慧”,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他不是我的同学,我们之间在学业和事业上都没有任何交集,但关系,却犹如“在幼儿园时期就一起抢过女朋友”一样密切。经同学的介绍,我们早在学生时期就认识,但并不熟悉,直到大学毕业两年后才开始熟悉起来。


那是2009年3月份,毕业后将近两年了,他来我所在的城市出差,相谈甚欢,也是在此后的几年里,在跟他的互相吹捧中,我逐渐找准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我一直说他是我人生中的贵人。


不过,他回忆起我第一次请他吃饭的情形时,却小肚鸡肠地黑了我一顿:


  • 以我平时的待客之道来衡量,你那接待标准,简直就是让客人吃不饱啊。”我说:“这都怪你吧。那天晚上,我在车站接到你的时候,问你晚上想吃什么,然后,你无比装逼地来了一句,‘最重要的,并不是吃什么,而是跟谁一起吃’,你都这么说了,还计较什么接待标准?”



那天晚上,我是带他去了我平时特别喜欢的东北春饼店,具体花了多少钱我忘记了,印象就是七八十块吧。我看他当时吃得挺满意啊,谁能想到他几年后还吐槽我抠门呢?


不过,他随机话锋一转,又说:然而,你请我吃顿饭,这么随意,一点都不讲究,这让我觉得,你没有把我当外人,一点儿都不生分。


  • “你敢用如此随性的方式来接待一个并不熟悉的人,这一点,让我特别钦佩。我平时在省会城市,在外地的朋友又多,几乎每周都会有人来找我玩,我又比较好面子,打肿脸充胖子,结果,每个月的接待费用都得两三千。


    长期以往,我简直不堪重负。后来,我尝试着像你那样抠门了几回,接待成本是大幅度下降了;然后发现,很好啊,非但没有影响到跟朋友们的关系,而且,相处还更自然了一些。”




现在,来解释一下我为什么如此抠门,以至于让客人“吃不饱”了。我虽然很穷,但好好规划一下,请人吃一两顿饭的钱还是拿得出来的。之所以那么随意,源于大学寒假时去几个中学老师家做客的一点体会——


虽然他们都对我这个“得意门生”特别喜爱,但也并没有因为我去了就多整几个菜,反而是特别随意,他们自己平时吃什么就给我吃什么,甚至,在两个老师家里,我还跟着他们一起吃上一顿的剩饭了,但我特别开心;


反倒是,到了亲戚家里,处处享受的都是贵宾待遇,他们一定会保证让我“吃好喝好”,但我的愉悦程度,却不如在前一种场合下。



再后来,别人请我吃饭时,我发现,只要对方是跟我“一见如故”的人,哪怕是那顿饭“很寒碜”、“没吃饱”,我也特别愉快;


但如果对方是跟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人,则无论他为这顿饭花了多少钱,我照样是心意阑珊。


这样的经历多了,我便开始换位思考,请客吃饭,随意就最好——我就有百分之一千的把握,我的朋友中,没有那种很自尊心特别脆弱、特别玻璃心的人,没有谁会因为我“太抠门了”就对我“另眼相看”。


相反,如果是个关系本来就一般的人,仅仅因为我请他吃了一顿很好的饭就对我“刮目相看”,那我断定,这个人肯定是不值得深交的——


一般来说,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的人,在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会特别在意“你有没有尊重我”“有没有抬举我”。



因此,那些为接待标准斤斤计较的客人,基本上都是像政府官员一样玻璃心的、没格局的人。而我的“吃不饱”接待法,在客观上,把这种没有深交价值的人都给淘汰了。


通常,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或“支付意愿”进行高标准接待,要么是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自信,要么是对客人的境界不信任(要么是客人本来就很low,不值得被信任)。

相反,如果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有足够的把握,也对客人的境界有充分的信任,那么,随意,就是最好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一旦跟谁的关系特别好,对方也不会“以菜看人”,你就绝对不能请他“吃顿好的”。关系密切的人,当然配得上享有最好的。


但如果你在请他“吃了顿最好的”之后,会心疼自己花钱太多了,那你就得慎重了——以自己从“不心疼”转向“心疼”的那个点为最佳界限。


一般来说,我请客吃饭的原则是,这个人,我请他吃顿饭,无论自己花了多少钱,我都乐意,就请;反之,如果是,即便是他买单我也不愿意去的,那我肯定就不会为他买单。


所以,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前面说的那位兄弟,在熟悉起来之后,我们之间还发生了一桩趣闻:


  • 有一天晚上,我在他所在的城市落脚,他到地铁站附近接我,准备吃饭的时候才发现忘记带钱包(住所离地铁站很近,他是步行过来的 )。


    为了缓解他忘带钱包的尴尬,我“无比爽快”地说:“没带钱包有啥关系啊。我先借你100啊。等吃完饭回去之后,你再还给我不就行了?”


    这样,他虽然没带钱包,却用我的钱请我吃了一顿饭。换做一般人,“还钱给我”也就是说说而已,但我就是个极品,在回去之后,我赶紧说:“还钱!”我都这么说了,他当然也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总之,我的英明果断,确保我的朋友在身上没钱的情况下尽到了地主之谊;相反,倘若那顿饭是由我来买单的话,就等于“陷他于不义”了。我这么善良的人,怎么忍心做那种事情呢?



我为什么敢开这种“重口味”的玩笑?不仅是基于对两个人的关系的信心,更是基于对对方理解能力的高度信任。


一个可以佐证的例子是,前段时间跟一个同学聊个事,末了,我对她上面的一系列话做了个归纳式的点评:“你简直太不要脸了!”


然后,她佯怒:“你这样说,就不怕我生气?”我说:“不会,我之所以敢这么嚣张,是基于对你的智商和情商的高度信任。”(换言之,对智商一般的人,我不会开过分的玩笑。)


扯远了。我们接着聊“请客吃饭”的事情。


有一次到北京出差,一个老同学请我吃饭,一边吃他一边感慨:“好久都没吃过这么好的饭了。”(他收入很高,但工作特别忙,据说日子过得很苦逼)然后,我大言不惭地说:“那你可真的沾了我的光了——借着招待我的机会,顺便提高了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



我本是玩笑话,他却欣然同意。又补了一句:你请我吃的这顿饭实在太好吃了。


是的。明明是他请我吃饭,反而,他感觉到,是我给了他什么好处一样


我由此想到一个问题:在一个注重礼尚往来的文化中,别人请你吃了一顿饭,你是不是非得回请呢?


答案是“不必”。


通常,别人请我吃顿饭,我都不会回请,也不会有“我欠了他一顿饭”的意识。


相反,我是觉得,我陪他吃了一顿,让他有了(或增加了)“存在感”,是他“欠了我一份人情”。


因为,我的朋友们都太抬举我了,以至于我早被他们给宠坏了。我常常有这样一种错觉:我就是中国的“”,谁要是能跟我在饭桌上一回,就够他们在别人面前装逼好几年了。哈哈哈哈。你想想,中国的,有必要回请别人吗?



在某些人眼里,我这样做太拽,显得有点目中无人、很不礼貌;可是,这样的“不礼貌”,至少要比那种勉强自己在表面上讲礼貌、在并非心甘情愿的情况下参加了“饭局”,然后又为买单不公平及“回请”的问题而耿耿于怀的做法强得多吧?



在社交中,如果我们能有一种“把自己当成大牌”的心态,那么,就会少了很多回报别人人情的义务,会轻松许多。


我知道,我这种“太把自己当根葱” 的行为,有些不熟悉的人是不买账的,但本文开头的那个兄弟却格外欣赏。以至于有一件事情我都忘记了,他还在电话上再次提起,作为我在他心目中 的“加分项”——


上次去他所在的城市,吃早餐时,他对我说:“这个店,是这一带吃早餐最好的地方。”然而,我并不领情地说:“我这么重要的人物,你带我到最好的地方吃一顿,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难道,你认为今天来这里吃已经算是很抬举我了吗?”



看出来了吧?我不仅耍大牌,而且,还他妈的搞双重标准——在自己请别人吃饭的时候,断定别人都“境界高”,可以居无竹、可以食无肉,却不可不与苏子;但在别人请我吃饭的时候,却坚持认为“请我到最好的地方吃,那是天经地义的”。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你在自己生活中也遇到了我这么真实的人,一定要请他好好吃一顿。


*作者:苏清涛(微信:charitableman),中国文艺媒体联盟,艺窝疯核心成员,忠于好奇。1984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尽管我毫无艺术细胞,但我自己就是个艺术品”。

推荐公众号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